正確的喝咖啡方式,大家掌握起來
從營養學角度,給大家說了幾條關于咖啡的知識。
一般情況下,健康人每天所喝的咖啡最好不要超過300毫升。
咖啡如果攝入過量,不但會誘發心臟病,還會刺激胃黏膜,引起胃部不適,長期過量攝入咖啡因,可能會引起骨質疏松、女性受孕率低等問題。
多喝咖啡能提神,但不會讓你有靈感。
為了達到提神效果,有人會連喝幾杯咖啡。其實咖啡因過量,大腦皮層會活躍過度,進入疲勞狀態,所以即使他是清醒的,思維也比較機械,很難有創造性思維能力。
速溶咖啡最好少喝。
因為方便,不少人習慣喝速溶咖啡。速溶咖啡里面含有植脂末,這是一種反式脂肪酸,長期飲用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,另外,速溶咖啡里含有糖、伴侶等,熱量很高,不利健康。
相比之下,選擇輕咖、苦咖,喝的時候少加一些糖跟奶,是更健康的選擇。
中北歐:溫和理智中歐特有喝咖啡習慣
不像意大利人那么熱情如火,也不像法國人那么浪漫似水,中北歐一帶的人喝咖啡,喝得理智又溫和,正像他們一板一眼的民族性一樣。
歐洲人的生活與咖啡,幾乎已經結成密不可分的環節,除了意大利和法國一帶與眾不同的咖啡喝法,從奧地利、瑞士、德國,以致于北歐幾個國家,品嘗咖啡的習慣與口味可以說是大同小異,他們深深了解中庸之道,完全屬于中濃度口味。
中、北歐人民在家煮咖啡,最常使用的大多式簡便的手沖式濾紙咖啡壺,以及臺灣常見的家庭用電熱咖啡壺(Drip Coffee Maker)。其中,濾紙沖泡咖啡法(Paper Drip)就起源于中歐,是德國人MERITA夫人在本世紀初發明,并在歐陸各國廣為流傳。但是營業場所的咖啡,由于需要大量快速供應,還是Espresso咖啡機的天下,只不過使用的咖啡豆口味不同。在這些國家的咖啡館喝咖啡,與臺灣最大的差別,可能是他們把咖啡、糖、奶三項分得很清楚,許多咖啡館的價目表上都名列黑咖啡與加奶咖啡的不同價格,有些甚至連份量也列入價格差別差異的因素。中歐一些國家,像奧地利、瑞士,點心做得有名,花樣繁出的各式糕點,理所當然也躍為咖啡桌上另一項出色的演出。
近幾年來,北歐四國人民平均的咖啡飲用量一直名列全世界前四名榜上(每人每年一千杯以上),他們對咖啡的鐘愛,用巴哈一出歌劇中的一段唱詞形容最為恰當:這么美妙的咖啡,比一千次香吻更甜美,比陳年加釀更醉。
咖啡就是咖啡,它不是解渴的飲料
咖啡就是咖啡,它不是解渴的飲料,不是提神的藥品,它需要你全心全意的對待,而回報你的,是全身心的溫暖與滿足;愛情更是如此,它不是生活的調料,不是無聊的游戲,它更需要你的投入,需要你的呵護,而它所帶給你的,則是一輩子心靈上的溫存與安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