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鐘做杯好咖啡
別抱太大希望能在利益熏心的繁雜市場喝到好咖啡,換個位置想想,我們倒不如自己買豆子回家自己沖泡,反而更有一番滋味,還可以享受自己沖泡的趣味。下午時光一邊看書,一邊聽小野麗莎,一邊品咖啡,人生恰意之事莫過于此啊!
現介紹MELITTA CONE COFFEE(紙滴濾咖啡/手沖咖啡),過程僅需短短三分鐘,卻能沖出一杯非常清澈、干凈、芬芳的咖啡!這是日本最popular 的沖泡方法,在歐美國家應用得也很廣泛,省去虹吸壺的清洗麻煩,省去法式按壓壺的渾濁,來看看這種簡單而不簡約的方式是怎樣沖泡的吧!
工具很簡單,只需咖啡杯一個,濾杯一個,濾紙一張,水壺一個!家庭一般都有杯子和水壺,另需購買濾杯和濾紙而已,這兩件東西在咖啡器具中最便宜也最便利,濾杯可循環使用,過水就干凈!
有了工具之后,我們就可以開始沖泡。
step 1 備水 :將適量礦泉水或蒸餾水煮沸,冷卻至92-95°C時為宜。
step 2 折紙:折好濾紙并撐開貼在濾斗壁。
step 3 悶泡:沖泡前請用熱水空泡濾紙,第一次注水后悶泡約20秒種。
step 4 注水:悶泡后,將熱水由內而外按順時針方向緩緩注入咖啡粉中,出水水流要細小,保證咖啡粉均勻濕潤。
用這種方法沖泡,Oniche建議一杯的配方份量為:13g咖啡粉兌120ml水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作適當調節。咖啡豆采用中-細研磨度。
簡單幾個步驟,在家里可以輕易完成,用精選咖啡豆作為原材料,口味可與五星級酒店媲美,甚至還要超越,自己沖泡成本極低,還能享受DIY的樂趣,冬天為自己、為愛人、為朋友沖上一杯,暖暖心窩~
用意式咖啡機打奶泡技巧

2、初學者可以將溫度計插入容器中,然后將蒸汽管斜插入牛奶里,再打開蒸汽開關。
3、慢慢地把蒸汽噴嘴的位置調整到距離牛奶表面一點點的地方,但是千萬不要高于液面,否則牛奶會濺得到處都是。當位置正確的時候會聽到一種平穩的“嘶嘶”聲,牛奶液面也會開始旋轉,如果蒸汽管縮放的位置不對,就會很大聲或是幾乎沒有聲音,而牛奶液面有可能出現大泡不斷的情況。
4、當奶泡已經持續綿密之后,在將蒸汽管埋深一點,讓蒸汽繼續替牛奶加溫。蒸汽管埋的角度最好是剛好可以使牛奶旋轉。
5、溫度達到60度~65度,手感覺到微燙的時候,就可以關掉蒸汽開關了。
6、用濕抹布將附著在蒸汽管上的牛奶擦干凈,同時再放一放蒸汽,將蒸汽管中殘留的牛奶隨蒸汽一起噴出,以免牛奶干了之后堵塞蒸汽管。
咖啡分層的基本方法
我們在做分層咖啡的時候,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每個層次的上下順序,或者說每種原料的比重。比重大的一般就分在下層,比重小的則分在上層,不管是做雞尾酒還是分層咖啡,原理都是一樣的。
下面我將簡單的論述一下通常情況下的分層層次排列方法,可能不同品種的原料、熱飲和冰飲會造成一些不同,但掌握了原理,就會發現萬變不離其宗。
第一層:醬料層
最底下的一層一般是各式糖漿、醬料,例如巧克力醬、榛果糖漿或者一些果醬等等。
第二層:牛奶
絕大部分的咖啡都是用牛奶來稀釋,所以我們一般會將牛奶分在第二層。
第三層:咖啡
熱牛奶和熱咖啡的比重比較接近,所以有時候會有點難分,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把咖啡分在牛奶上面,除了比重之外,顏色搭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由于第四層一般都是白色的奶沫或者奶油,所以在白色的牛奶上面加一層黑色的咖啡會更美觀。
第四層:頂料
頂料一般多采用奶沫、鮮奶油、冰淇凌等等,冰飲里也有用蘇打水之類的,頂料的比重一般都較輕,是整杯飲品的最后一層主料。
第五層:裝飾物
裝飾物一般都置于頂料之上,咖啡多用可可粉、巧克力、巧克力醬、咖啡豆、焦糖醬和曲奇餅等等來裝飾。 以上列出的五大層中間其實還能做出N個小層,同時還可以通過例如在咖啡里加糖漿等方法來改變原料比重,從而逆轉分層的次序。